中国政府网   |   山东省政府网  |  德州市政府网   |   无障碍浏览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工作动态

德州今年改造危旧桥梁21座,实现“动态清零”

  • 发布日期: 2024-12-30
  • 来源: 德州日报

 

新建的王集大桥双向两车道,满足村民通行需求

12月24日早晨,陵城区徽王庄镇张龙村村民张召森骑着电动车送孙子去上学。经过宽敞平坦的王集大桥,不到10分钟就到达徽王庄镇王集小学。桥上,人流、车流往来不断。

“以前桥窄,两辆车会车时勉强通过,经常造成拥堵,现在宽敞多了,车辆通行也顺畅了。”张召森说。王集大桥横跨马颊河,是河两岸村民来往通行的重要通道。由于已使用了50余年,桥梁部分主梁、盖梁露筋锈蚀严重,桥墩处桩基混凝土剥落;两侧没有护栏,已无法满足行车安全要求,被鉴定为危桥,需进行拆除重建。今年3月,陵城区交通运输局启动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工程,把该桥列为重点项目,于11月底改造完成。现在的王集大桥长248.2米、宽11米,双向两车道,桥两边安装了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,昔日危桥成为惠及百姓的“暖心桥”。

平原县德原街道东仓村村民今年也体验到了新桥的便利。东仓桥是东仓、西仓及小仓村通往323省道的主要通道,始建于1992年,是一座砖砌拱桥。“桥面有裂缝,坑坑洼洼,车辆通过时,非常颠簸。现在桥修好了,平整结实,大家都很高兴。”村民赵玉峰说。平原县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发展中心主任章勇介绍,东仓桥是原桥拆除后重建的,全长22米、宽7米,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,更好满足了群众的出行需求。

我市农村公路桥梁建设起始年限早、建设标准低,经摸底,全市共有危旧桥梁72座,其中,四五类危桥数量占到八成。自2023年起,市政府连续2年将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纳入民生实事工作事项。

改造后的宁津县时集镇盖庄桥整洁平坦

为保质保量完成危桥改造任务,我市印发行动方案,要求按照“轻重缓急”原则,优先开展安全风险较大的四五类危桥改造,并及时对农村公路新增四五类危桥实施改造。

相关县市区精心组织,根据年度建设任务,提前开展项目立项、设计等工作,强化资金等要素保障,高效推进。陵城区交通运输局充分整合中央、省级等奖补资金,建立收支两条线制度,实行计量支付,确保危旧桥梁改造项目顺利开工建设。宁津县制定清单督战表,实施干部包靠机制,落实“一线工作法”,派驻人员蹲点跟进项目,一线抓协调、盯质量、促进度,全面掌握工程建设中的重点、堵点和难点,并通过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。平原县实施“交通行业监管、专业机构评定、人民群众监督”的工作模式,明确并公示了每座桥的村民监督代表,畅通沟通渠道,在方案论证、征地迁占等环节,及时听取并合理采纳群众意见建议,让民生工程真正为民服务。

市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科负责人王彬介绍,今年我市改造危旧桥梁21座,实现了“动态清零”目标。“后续将督导各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加强日常巡查,定期检测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保证农村公路桥梁持续处于良好通行状态,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。”王彬说。